动脉硬化,我们平时没少听,简单说,就是动脉壁弹性降低、变硬了,在老年人中很常见。人的心脏就如一台水泵,每天不断高压运转约10万次,一个60岁的老人,其心脏算起来便运转了不止百亿次。而每次,动脉的血管壁总是在不断地受到冲击,动脉内膜自然因此受到损伤和老化。 杨老太太自觉身体还好,但近年却莫名其妙地时常出现腹痛,常在白天出现,肚脐周围间断性地一阵阵绞痛。痛的时候想排大小便,却不像平时肠胃不好,排便后还是照痛不误。 老人家腹痛本来病因都比较复杂,消化性溃疡、炎症、肿瘤、肠易激综合征、胰腺和胆囊病变及神经官能症等,都很常见,症状也常不典型,加上描述不清晰,体格检查又常不能很好地配合,诊断起来总是比较麻烦。 杨老太太在大小医院都看过,诊断结果也五花八门: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胃炎、慢性胰腺炎,甚至抑郁症、焦虑症等都有。可治疗后病情并未能缓解,腹痛仍时时发作,且有加重趋势。 最后,一位医生看了厚厚的病历后,给杨老太太量血压,查心脏、血脂,对肠胃的问题倒问得少了。他的结论和别的医生也差得很远:老人家的肚子痛,是血管问题。 血管硬,“老腹痛”真凶 原来,老太太的腹部动脉硬化了。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以及吸烟、酗酒、肥胖等问题,使得血液中的有害成分增加,加速了动脉硬化的发生。 动脉对人体的意义,类似于交通干道的意义。战争或抢险救灾时期,总是要首先保住要道,不然就无法保证物资供给。 动脉硬化,使得原来靠这根动脉供应营养的器官组织,没法得到正常供给。动脉越大,一旦硬化,对器官的影响也越大。冠心病就是供应心脏的冠状动脉硬化造成的。 腹部,影响最大的是肠系膜动脉和腹主动脉。 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由它供应血液的腹部脏器功能受损,就可能出现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餐后腹痛等胃肠、胰腺功能失调症状。肠系膜动脉硬化还可引起动脉本身发作性痉挛,出现像杨老太太一样的间歇性上腹部发作性绞痛。 另一条“主干道”腹主动脉硬化,则可能会引起腹主动脉瘤、血栓和血肿。腹主动脉瘤也会引起腹痛和腰背部疼痛,多为胀痛或刀割样。如果瘤体很大,压迫、侵蚀脊柱椎体,还会引起神经根疼痛。 医生体检时,能查见腹部有搏动性肿块,将听诊器放到腹壁上,也会听见血管的杂音。腹主动脉瘤的最大威胁是一旦破裂,就会出现剧烈腹痛、出血,可导致休克和死亡。 腹痛,还要“心药”医 动脉硬化目前并无根治的方法,不过控制危险因素(如控制高血压、调整饮食),同时口服他汀类降脂药物,能有效延缓动脉硬化的发展。 同时,心血管疾病常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等,也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其他情况(如血压、肾脏情况等)进行选择。 杨老太太的“肚子”问题,最终在心血管药物的治疗下得以解决。 有益血管的食物 山楂能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酯,防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肌收缩力,扩张冠状动脉血管。每日可取生山楂15~30克,水煎代茶饮。 燕麦所含的油酸、亚油酸、皂苷、卵磷脂及钙、镁、硒等矿物质,均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 黑木耳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血作用,防止血栓形成;其中的木耳多糖还有降脂作用。每日可取黑木耳15克煲汤或炒食。 板栗含有大量降胆固醇、软化血管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每日早晚各吃风干的生板栗5~7个。 心脑血管病热文推荐: 更多精彩请看:医网心脑血管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