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离轨道的“中风防御” 像乇拥军教授曾诊治的一位患者老李,由于颅内动脉狭窄(导致中风),在医院接受了置入支架手术。但如果要让支架长期撑开易堵的脑动脉血管,让血流保持畅通无阻,必须同时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防止血液凝聚堵塞血管。 然而,出院回家不到半个月,老李参加了某个保健品的宣传活动。听说长期服用这种保健品不仅没有任何不良反应,而且还能“去病根”,老李很轻易地就放弃了抗血小板药物,改服只能起辅助作用的保健品。结果,一年后老李中风复发,导致一条腿残疾。 提及这位患者,王拥军教授感到十分无奈:老李做支架手术花了4万多元,但出院后放弃了正确的预防方法,病情复发,手术白做了。 无可否认的是,许多患者甚至不知道,放弃治疗药物而只用保健品是危险的,因为保健品不能替代药物的治疗作用。“患者应当清楚地认识到,走出医院,远不是治疗的终结。”王拥军教授说。 除了层出不穷的各式脑保健品,中药、中成药也成为许多患者试图避免中风再发的一大“常规武器”。 国内有很多中成药,功能直指活血化淤、通络。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血管都被“打通”了,当然就不会中风了。而且很多年纪大的患者,认为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小,相对安全一些,因而更倾向于使用这些药物来减少中风的发生。 王拥军教授告诉记者,在全国的卒中二级预防调查中,发现有48%(近一半)的中风患者,防再次中风的手段是服用中成药物,其中比率最高的是广州,占76%;上海最低,占32%。 不仅仅是患者,有不少医生亦以为,中药可以替代西药的抗血小板功能。那么,中药是否能够预防中风的再发?中风患者是否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中药身上呢? 王拥军教授观点十分明确:中药只起辅助作用,不能代替抗血小板药物,以及二级预防的其他任何药物。 吕传真教授则认为,首先不能否定中药的作用,中药是有一些作用,像活血化淤、扩血管、抗血小板聚集等等。但是,拿得出数据的,拿得出明确的抗血小板聚集证据的中药却没有。而这些数据,必须经过多中心大样本研究才能得出。 华山医院在1970年代作过丹参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研究,当时是与阿司匹林、潘生丁等西药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丹参有这方面的作用。但到底要用多大剂量、用多久、能起多大作用呢?由于没有进行更大规模和长期的研究,至今仍然是个谜。 “因此,推荐中药、中成药作为二级预防的首选,目前而言,是不妥当的。”吕传真教授这样评价道。,他认为,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还是选择其他有确实证据的预防药物为好。在这些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一些中药、中成药是可以的。 而有的中药更是有“乱来”之嫌。像陕西某药厂生产的一种“治中风”的中成药(胶囊),其说明书卜竟说该药含有35味中药。到底是什么药在起作用,令人难以琢磨。“虽然中药讲究君臣佐使,但这也未免太多了吧?”吕传真教授笑着说。 作为中国神经内科学界的领头人,吕传真教授坦言:希望能够作一些以中药为二级预防药物的大规模临床研究。但却没有药厂愿意投资,没有资金,研究自然启动不了。“药厂只想着赚钱,不愿意投钱。”吕传真教授对此十分无奈。他认为,中国药企应该有长远的目光,敢于投入资金进行研究,从而促进中药在中风防治方面的应用。 令人感到尴尬的是,对于中药的研究原本是应当由中国人来作的,却被外国人抢先了。像德国,在这个领域已作了很多的研究以及临床大规模的实验,所生产的产品,亦早已进入临床应用。例如,有一种银杏叶注射液就是德国生产的,由草药提炼而来。 董强教授则提醒读者注意,使用非标准的预防手段(像保健品、中药等),实际上花费要远远超过目前推荐的预防手段;而且中医药并非就没有不良反应,中医药所带来的好处,以及带来的风险并不明确。 “输液预防中风”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项目,在北方一些地区的小医院非常盛行。其做法是让患者每隔半年输一次液,并加入某些含有活血化淤作用的中药提取物;其所谓的“原理”是输液后可以疏通血管,使血液不至于凝固在血管里,可以用来防止血栓复发。其实,这是不科学的。 王拥军教授告诉记者,中风有多种类型,每位患者预防再发所需服的药物并不相同。而且药物在血中保持有效浓度的时间仅为数小时,每隔半年才输一次液,药效绝不可能保持半年。在他看来,这种方法不仅无效,而且容易误导患者,把预防的全部希望都押在每年两次的输液上,从而忽视和放松了该有的预防措施。 血脂异常要降脂,是预防中风的重要一环。他汀类药物是降血脂的有效药物。然而,不少患者却受各种宣传的影响,购买“深海鱼油”这类保健品来降脂,这非常不科学(详见本期《营养师看深海鱼油》一文)。王拥军教授告诫患者,千万不要“拿鱼油代替降脂药”。 对于种种舍本逐末,让患者误入歧途的“中风预防”方法,《世界卒中日宣言》里的一句话,最能代表专家们的心声:“应该扼制那些未经证实的、高花费的或错误的做法,因为这些做法消耗了我们有限的资源。” 心脑血管病热文推荐: 更多精彩请看:医网心脑血管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