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四:降胆固醇可诱发癌症 “血胆固醇浓度降得太低可诱发癌症”之说曾风行一时,然而大规模的临床试验结果已经推翻了这一结论,胆固醇降低不会增加非心血管病,如癌症等的死亡率。 误区五:血脂正常后即可停药 人们都知道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当血压长期稳定后,即可逐渐减少用药的剂量和种类。但是临床观察显示,在血脂达标后,如果病人减少调脂药的药量或停药,往往可引起血脂再次上升。因此,只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低于50毫克/微升,病人不出现严重或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就不应减少用药的剂量。 误区六:降脂药物副作用严重 据研究,他汀类降脂药可引起转氨酶升高、非特异性肌痛、关节痛、肌炎,以及致死性横纹肌溶解等病症。但事实上,大多数人对他汀类药物的耐受性都良好,只有0.5%~2.0%的服药者会出现转氨酶升高,且减少用药后,升高的转氨酶常可降至正常,当再次增加药量或选用同类药物时,转氨酶常不会因此再次升高。他汀类药物在某些情况下可引起非特异性肌痛或关节痛,但严重的肌炎比较罕见,至于致死性横纹肌溶解则更为罕见。肌炎最常发生于合并多种疾病或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治疗的患者。如果患者尤其是联合用药者的肌酸激酶高于正常值上限10倍,则应在肌酸激酶降至正常后,再开始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