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士今年30岁,她身材高挑,容貌秀丽,受过良好的教育,以往身体一直健康。但近年来,她发现外出办事时,时常出现胸闷,心前区不适、疼痛等症状。每当此时,她总是心跳加快,气短,出虚汗,感到自己快要死了。她意识到自己可能患了“冠心病”,便寻求救助。救护车一次次将她送进医院的急诊室中。医生详细检查后的结论却是没有任何患心脏病的症状。而她总是认为医生误诊了,她的“冠心病”每个月发作不少于3次,每次都在极短的时间内奇迹般地自愈。 20多岁的李小姐,衣着华丽,容光焕发。而如今,身材修长的她面色苍白,不修边幅,不想活动,对任何事情都失去兴趣,时常想哭。尤其使她害怕的是近一个月来胸部隐隐作痛,有时难于忍受。她想自己定是患了“冠心病”。但医生详细检查后认为:她没患任何心脏病。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频繁出入医院各科室,认为自己患有冠心病而实际并没患任何心脏病的男男女女实在不少。他们实际上患的是心理疾病。经心理医生诊断,王女士所表现的是焦虑症的惊恐障碍,李小姐所表现的则是抑郁症的躯体化障碍。还有不少疑病症的患者整日担心心脏出毛病,看到一本介绍冠心病的书,就会认为自己也有同样的症状。一旦生气和各种心理压力加大时,也常感到心脏不适。 心理障碍常导致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引起心脏反映。心脏又是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容易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这些都是心理疾病患者出现心脏症状的原因。因此,请记住以下的忠告:在注重心脏健康的同时,还要注重心理健康。在你怀疑自己患有冠心病时,还要想到自己有无心理疾病。 仅仅知道以上这些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应了解到,心理因素有时也是促发冠心病的重要因素。 40多岁的常先生经常焦虑。他想问题总是往不好的方向去想。工作中出现压力,他总是感到难以克服。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也总是感到担忧。这使得他较同龄人更显憔悴——头上已经谢顶,皱纹爬满了眼角和额头。他总是认为自己心脏不好而不敢运动,对爬山、散步从不感兴趣。以往并没有患冠心病,而长期的焦虑使他真的患了冠心病。 李先生是一位总工程师,几十年来很少休息,大部分节假日都被用来工作,他工作效率很高。仍感到时间紧迫,整日忙忙碌碌。他对属下要求很严格,同时也常常缺乏耐心,时常生气。这种典型的A型行为模式,最终导致他患了冠心病。 还有许多和李先生一样的高级管理人员、公司经理,都整日忙于工作和社会应酬,常常半夜1~2点钟才回家。他们很少与家人一起漫步在青山绿水之间,也难得有自己的轻松一刻。他们总认为自己做得很对,是珍惜时间、争分夺秒。但不久他们发现自己除患了冠心病外,还易怒,与他人关系紧张。此时他们最好应该去看心理医生。 知道了心理因素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就知道,在众多的冠心病预防措施中,保持心理健康是最为重要的措施。 下一页:患了冠心病之后常有的心理障碍和克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