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房颤 在老年人中很常见(80岁以上人群中,房颤的患病率高达9%)。房颤发生时,脉搏不规则,患者通常会有心慌、胸闷等症状。但随着发作频率的增加或房颤的持续,部分患者无明显不适。通常,医生会根据发生持续房颤的时间、心房大小、心脏功能、患者的症状及意愿等,决定是否治疗,如何治疗。治疗房颤通常采取节律控制(维持窦性心律,尽量减少房颤的发生)和室率控制(不纠正房颤本身,只降低发作时的心室率)这两种方法。值得一提的是,房颤最重要的危害在于容易导致脑栓塞和诱发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既往是否发生过中风、是否合并糖尿病或心力衰竭等,给予抗凝(华法林)或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治疗。 3.“病窦”或“传导阻滞” 缓慢心律失常患者若有头晕、乏力、眼前发黑,甚至晕倒等症状,且心电监测发现有心跳过慢,甚至停跳现象,医生通常会建议其植入心脏起搏器。心脏起搏器可以在患者心率减慢时,发出电脉冲刺激心脏,使心脏发生收缩。这样一来,患者的心跳就不会低于起搏器所设置的最低频率,不会发生心脏停跳等危险。当然,患者如果只是心跳偏慢,无明显不适,且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也未发现明显的心脏停跳现象,可暂时不采取治疗措施,定期随访即可。 特别提醒 24小时心电图记录中发现一些快速心律失常是很常见的情况,无需大惊小怪,很多时候并不需特殊处理。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即使心脏结构、功能完全正常的人,也会出现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甚至短暂的房性心动过速,这主要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退化有关。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通常因人、因心律失常本身的特点而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