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医网 > 疾病频道 > 心律失常 > 正文

早搏:你对它的误解有多深

7月13日 13:59 来源:祝您健康

  前不久,我接待了一对中年夫妻,他们带着9岁的儿子来门诊看病。父亲说他儿子在3岁时发现有室性早搏,6年来,在8家医院住过院,在十几个专家门诊看过病。

  去年7月份利用孩子暑假又到武汉某大医院住院两周,花费2万多元,做了可能做的全部检查,却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但医生建议这位父亲为儿子办休学手续,回家卧床休息。

  看得出,这对中年夫妻为儿子的早搏身心俱疲。孩子告诉我,6年来他自觉无不适,跑跳运动都无碍。即使如此,其父亲仍要求我用射频消融治疗,以消除“心头之患”。

  后来,在我的耐心解释下,这对夫妻才停止漫漫无边的求医问药。

  同样,已退休的邢大嫂虽然已到更年期,但身体一向很健康。一天,她无意中发现脉搏停停跳跳了几下,急忙到医院求诊,做了心电图,发现有早搏,又做了其他一系列检查,结果都正常。

  医生说没关系,不需要吃药。一起早锻炼的老姐妹们得知她有早搏的“病”后,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这个医生真不负责任,早搏是很危险的,说明你的心脏有问题,一定要吃药,回家好好休息吧,早锻炼也要停下来。

  一番话说得邢大嫂不知所措,整天忧心忡忡,提心吊胆,害怕哪一天心脏会突然停跳,于是就来找我,希望我能尽快治好她的早搏。

早搏:你对它的误解有多深

  在临床工作中,有不少医生、病人由于没有正确认识早搏,盲目的检查治疗,不但浪费医疗资源,也加重了“病人”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同时,人们对早搏的误解使得大量预后良好的早搏病人长期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丢失了心爱的事业和家庭的幸福,甚至贻误终生,我见到的这种令人心痛的例子多不胜数。以下是人们对早搏的种种误解,有必要予以释解。

  “早搏是心脏停跳”

  所谓早搏,是由异常心电现象引起的心脏期前收缩,即心脏受到窦房结以外部位的“指令”而提前收缩(即搏动)。

  根据“指令”所在地的不同,早搏也可分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和房室交界性早搏。

  无论哪种早搏,其实心脏并没有停跳,只是搏出的血液比正常搏动稍少一些,导致这一次的脉搏减弱,好像停了一次。会自己搭脉的人可以感觉到,早搏后一次的脉搏稍强,因为这一次搏出的血液比正常者稍多一些,代偿了早搏导致的血液搏出量的减少。

  所以,从总体而言,早搏并没有对心脏的血液输出量造成影响。

  “早搏由心脏病引起”

  早搏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不伴有心脏病的称作功能性早搏,伴有心脏病的称作器质性早搏。

  早期的心脏检测主要以心电图为主,而常规的心电图检测仅1分钟左右,很难在瞬间捕捉到心律异常,因而正常人群中早搏的检出率很低,仅0.6%~0.8%。也正是因为比例很低,早搏就被人们误认为“不正常”,是心脏有病。直到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仪问世后,这一情况才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

  临床观察发现,正常年轻人中39%~50%有早搏,60岁以上老年人中有76%~80%有早搏,可见早搏的发生率与年龄相关,老年人更多见。可以说,几乎所有的人在一生中都发生过早搏,只不过许多人没有感觉到而已。

  生理性早搏多发生在情绪激动,神经紧张,疲劳,更年期,消化不良,过度吸烟,饮酒或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时。某些药物也可诱发早搏,包括抗心律失常药,即治疗早搏的药物本身也会引起早搏。成年人的早搏大多与忧虑有关。

  病理性早搏多发生在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炎、心肌病、二尖瓣病、甲亢性心脏病等。当然,早搏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发生率更高些。

  下一页:早搏的频率和症状与危险性有关吗>>

常见疾病问题

就医导诊

找最好的医院
找附近的医院
查疾病 - 查症状 - 查药品 - 检查查询 - 妇科 - 男科 - 皮肤病 - 性病 - 眼病 - 口腔病 - 耳鼻喉疾病 - 肾病 - 传染病 - 精神心理病 - 肿瘤